409719_10151043870894857_1506606047_n

 

不同於動物,我們光用想的就可以啟動「戰-逃」反應的能力,而且這個想法也不必跟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有任何關聯。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某個事件而啟動戰-逃反應,也可以藉由重溫烙印在大腦灰質的不愉快記憶,製造與過去相同的壓力反應。

 

當我們的身體和意識存在於「未來」或「過去」,都會導致壓力反應。這對我們不利,因為會將短期的緊張狀態轉化為長期的。沒有生物可以免除長期生活在緊急情況的後果。當我們啟動壓力反應而無法關閉它時,我們正慢慢走向某種體內失調狀態。

 

監控你體內世界的免疫系統,在能量不足的情形下,無法持續發展和修復。因此你會生病,可能是感冒、癌症或類風濕性關節炎(這些都是和免疫有關的疾病)。

反覆的壓力會觸動遺傳按鈕,讓我們開始走向遺傳命運。因此,壓力反應這個對人類來說曾是適應行為及有益的生化反應,現在卻成了一種高度適應不良且有害的經驗。

以求生模式來過活,迫使我們把焦點放在(及執著於)身體、環境和時間上。於是我們開始用實體的東西來定義「自我」,變得輕心靈而重物質,變得漫不經心、覺察力變弱、愛胡思亂想。

 

【當你已經習慣當某人...

一旦壓力反應被啟動,無論是回應真實的或想像出來的威脅,一連串的化學物質會突然闖進我們的系統,帶來強烈的能量衝擊,我們會上癮,因為這就像是喝了三倍濃度的特濃咖啡一樣,讓我們可以「提神」幾分鐘。

久而久之,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沈溺於問題、不利的情況或不健康的關係中,以滿足我們對求生情緒的癮,這樣我們才能記得自己是我們所認為的那個人。

我們大多數人都沈迷在會產生壓力的問題和環境中,無論是糟糕的工作、關係,我們傾向把麻煩留在自己身邊,因為它們有助鞏固我們的身份,也滿足了我們對低頻情緒的癮。

光靠想法就能啟動壓力反應,由此推想,我們可以得到大量令人上癮的壓力化學物質,結果我們更擺脫不了內心深處的想法,這些想法讓腎上腺素無意識地升高,讓我們很難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。

想要超越感受去思考,或者跳脫框架去思考,都會讓我們很難受。在我們開始抗拒沈迷於其中的瞬間,內心的渴望、戒斷的痛苦,以及許許多多的內在聲音都會出現,要求我們不要改變。倘若你不夠堅定,就會被束縛在我們所熟悉的現實裡。

 

----小渱節錄自《未來預演》

 

相關書籍參考:

 

 

負面情緒壓力上癮.jpg

負面情緒壓力上癮-1.jpg

負面情緒壓力上癮-2.jpg

001.jpg

002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療癒師小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