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小渱~想請問妳是怎麼看待「帶著特定議題來約個案」的案主呢?例如帶著人際關係、工作上的困境想來探討的人

對於帶著特定目標來的案主,不管是身體個案還是其他形式,我會擔心自己不確定要怎麼做,或無法在那個議題上有效幫忙耶

A:對我來說,療癒師最重要的是陪伴、支持和帶領對方「從聚焦向外,轉而聚焦向內」的品質。

我們常常不是在案主所預期的議題上直接工作,而是引導他看向問題的根源和核心,帶回新的自我覺知照顧方法,與身體經驗

你的提問中,重要的是你在這個角色上是如何看待和評價自己的?這個「擔心自己幫不上忙」、「希望自己有用」的心情熟悉嗎?在現在生活和早年家庭中經常出現嗎?

我們的自我照顧和覺察會內化為待人接物的品質,這是最重要的。

 

Q:對~~最近在思考關於接個案 覺得真的是在整理怎麼看待療癒師角色還有自己

聽完妳說的,我覺得自己是已先對個案效果有期待,可能因為之前在諮商/個案時,不管身為個案給予者或接受者,都經驗過很深的突破(但當然不是每次個案都這樣)

加上以前工作的環境總是很要求端出高品質的產出,我也把這樣的期待帶入療癒師角色了,但療癒師跟服務業好像不太一樣吼…

身心工作有其當下的有機性,療癒師品質還是要穩,但好像不適合像服務業一樣要求產出結果

A:療癒師的品質在於無為和定靜,要時時觀照自己是否落入欲望的向度

 

Q:啊啊 我還在調適視角
所以對妳來說 療癒師跟提供服務是不相關的嗎?

A:療癒師提供視野、支持、改變的可能性和「確實的希望感」,以及身體、心理上的新經驗,但不能帶著「效果論」的追求,要檢視的是個人狀態是否定靜、中性和真實一致,「在」的品質如何。

若有追求「我要是個好療癒師」這樣隱藏的欲望,也要誠實以對。

我們必然只能給出我們對待自己的品質,所以關鍵是自覺的深度和自我照顧支持的素質

 

Q:哦哦哦哦老天 我發現我是根深蒂固的覺得「有做事/做得好 = 有價值」 不管是不是療癒師 好像沒有什麼能力/效果的話 我就是沒價值的。

其實之前有看到和釋放蠻多次 這次又看到原來這麼深 嚇死人 謝謝小渱

準備要提供個案的時候 就會看到一堆恐懼和自我限制浮上來 哈哈哈哈最近很有感

A:真的,人類底層的渴望是相通的。會遇到的挑戰看似不同,但心法都一樣。聚焦覺察和照顧自己,就能成為他人的支持和明鏡。

歡迎加入成長共學的轉化之旅。

 

花晶讀書會
學費全額抵花晶

照片來源:綠色行星 Green Planet
 

72870180_2502010586707307_6412443845748850688_n.jpg

70369577_2502010580040641_5079847834627342336_n.jpg

75392816_2502010603373972_7060106617424969728_n.jpg

73280054_2502010600040639_5013165722872840192_n.jpg

arrow
arrow

    療癒師小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