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係都是互動出來的,
若選擇用自由交換熟悉的侷促感——舊的神經迴路誤接為安全感——
實際上,可能是害怕獨立、做自己和負責任。
頻率無法拉升時,就會活在幻象裡。
彷彿有個真實固定的「我」正被迫害控制,或揣想攻擊。
實情是,每個人在對方的劇情中出演的角色任務,
都隨意識頻率改變,而不停代換。
若能從情緒感知中,洞穿關鍵的起因,
讓重複出現的模式和情緒徹底被經驗、消融後,
就會具備治癒的頻率,而能支持他人拆化自身的難題。
專注在淨化、提升自己,慢慢會脫落更多他人的看法。
當我們相應共鳴、一起發聲,就會慢慢創造新的集體意識——
當更多人還原回輕盈自在的狀態時,
社會氛圍會更接受每個人有自己處境、歷程和角度,
所見所發的感想,都有意義價值。
台灣的珍貴美好,在於繁花盛放的心靈圖像。
若每段相遇,都能補充整全彼此視野之侷限,
每段同路都是共榮。
我們的幸福,不在獨強或妥協。
因為有你,我更能成為自己。
世界早安,我很愛你。❤️
🌈第六屆情緒花園療師伙伴培訓🌈
🌻初階本週五晚上還有名額🌻
#報名由此去👉
https://goo.gl/forms/DiSewF4cCkCcsOAw2
12/21(五)晚上7~9點,培訓QA+花晶體驗交流會❤️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